不知道大家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可曾留意过时常映入我们眼帘的“一抹橙色”。天刚蒙蒙亮,信州区月泉路上,环卫工人黄师傅(化名)穿着他橙色的背心,清扫着满地的落叶。身边不时走过几个初中生,黄师傅会抬头微笑地看着这些稚嫩的脸庞。在这条路上,黄师傅每日迎来清晨的第一丝光亮,送走夜晚的最后一缕暮色。在我们看见与看不见的地方,始终有他的身影。
  已步入花甲之年的黄师傅在环卫工人的岗位上已干了二十年有余,无论高温酷暑或是寒风刺骨从不间断,有时骑着三轮车查看四周卫生环境,有时躬着身子拾捡垃圾。每个月的15号是最令他开心的日子,发工资了。攥着2000多元钱,黄师傅想着给自己添置一双新鞋,脚上的这双已经从白色变成了黄色,鞋的周围也被摩擦地露出了里衬。他小心地把钱放到了枕头底下,每天枕着它睡觉,这让黄师傅觉得踏实又放心。
  有一天,黄师傅回到家发现门上的挂锁被扯坏了,他心想糟了,进贼了,立刻跑到床前,果然藏在枕头下4个月的工资共计8000多元钱全没了。黄师傅跌坐在地上,随即报了警。案件移送至信州区检察院后,办案人员小汪在工作中了解到这一情况,主动联系上黄师傅。
  从黄师傅的家里出来,小汪的心里五味杂陈,破旧的房屋,简陋的家具,擦拭得干干净净的垃圾车和清扫工具,这些景象在他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。黄师傅是残障人士,一人独居,没有子女,每月将做环卫工人辛苦攒下的钱留着日后养老,现在却一下全没了。在说起这些的时候,小汪注意到黄师傅擦拭眼泪的手上布满了老茧。小汪捏了捏拳头,大步朝前走去。回到单位后,小汪立刻向领导汇报相关情况,经批准后便开始着手申请司法救助的相关事宜,联系黄师傅所在的居委会了解情况,向政法委递交申请,配合刑检部门的同事寻找案件线索和突破口......经过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最终犯罪嫌疑人被抓获,追回款项4000元。
  小汪来到黄师傅家,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。年迈的黄师傅得知这一消息时激动不已,但随即他又低下了头,叹了口气说:“哎,我辛辛苦苦挣的钱钱还是没了一大半”。小汪微笑地握着黄师傅的手说道:“您别担心,考虑到您的个人和家庭情况,检察院已经为您申请了国家司法救助,剩下的钱国家会给您补上”。黄师傅听了激动的握住小汪的手,止不住地点头说着“谢谢,谢谢”。小汪还带着黄师傅去银行办理了储蓄卡,细心地教他取钱存钱的步骤,并录了一段语音让黄师傅留在手机里,忘记的时候就拿出来听听。分别时,黄师傅不舍地拉着小汪说:“我没什么文化,不会讲话,只会说谢谢,这辈子也没孩子,可你为我做的这些就像我的亲人一样”。小汪握着黄师傅的手说:“您是我们这座城市的‘环境卫士’,就让我来做您的守护卫士吧”。
  从黄师傅家出来已是傍晚,夕阳的余晖洒落在小汪的肩上,身上湛蓝色的检察制服好似加了一层朦胧的阴影,映衬着胸前的检徽熠熠闪耀。小汪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检徽,抬眼望去,远处三轮车上那“一抹橙色”此刻也格外耀眼。